Web 3.0 前世今生及反思

張凱喬
19 min readJan 27, 2023

--

Photo by Shubham's Web3 on Unsplash

Tim Berners-Lee,英國電腦科學家(現在是個爵士),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的發明人。他說千萬不要把他的web 3.0 跟 Gavin Wood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的web 3混淆在一起了。

好像有一點不齒的感覺,也確實。

From my experience, this is because web3 has become the new way to say “we are a company using a blockchain” instead of being the way to communicate the properties of your business and the services it provides.

coingeek的文章說到,自稱為web3的公司,只是指自己使用了區塊鏈技術,但其實這一切都遠離的我們對『下一個世代的網際網路』所應該要有的遠大的目標。

這句話也呼應了Elon Musk在2021年受訪時後所提到的,他一直沒見到web 3相關的實際願景,而只是淪為公司炒作或行銷的buzzword。當然,Tesla在2022年也是靠比特幣讓其估值在市場內熱鬧了一番,以目前回顧是負面的結果(Q4 Tesla bitcoin持倉帳面浮虧 1.7 億美元),但未來還很長的~

https://www.cnbc.com/2021/12/21/elon-musk-and-jack-dorsey-are-talking-about-web3-heres-why.html

閒聊完了,我們看一下web 1.0~web 3.0發生了什麼事。我比較喜歡 creative-tim 網站的這張圖的介紹結構,相對的完整,可以從中延伸出較多的洞察。

https://www.creative-tim.com/blog/educational-tech/web3-metaverse-the-future-of-the-internet/

1990年11月13日Tim Berners-Lee在一台NeXT工作站上寫了第一個WWW網頁,自此,超文字嫁接到網際網路上這個新技術成為一個全新時代的開端,包含以下三項關鍵技術:一個全球網路資源唯一認證的系統,統一資源標誌符(URI)、超文件標示語言(HTML)、超文字傳輸協定(HTTP)。

很快的,web 2.0 在 1.0的基礎上,再應用了更強大的資料中心、CDN、大數據應用技術,造就了『集體智慧』。以下引述我自己『未來地圖』文章所寫的內容

在O’Reilly的紀事中,Web 1.0 的重點包含了Netscape,Yahoo和Google的發展,Netscape研發出第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瀏覽器,Yahoo的楊致遠提出了互聯網網頁,而Google在最後居上,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搜索服務。

當時人們知道了什麼叫『網際網路』,可以從特定的伺服器、遠端連線以取得資訊,大幅提升了單向的資訊傳遞效率,該時期的發展主要是商業公司為主體把內容往網上搬,使這些互動由B2C為基礎、產生商業價值。

後由O’Reilly在 『Web2.0: Principles and Best Practices』一書提出Web 2.0的定義:Web 2.0 是由一系列經濟、社會、 技術趨勢所共同形成的次世代網路的基礎,是一個更成熟且特殊的媒介,其特徵為使用者參與、開放以及網絡效應。

大家肯定Google是展開Web 2.0的旗手,Google透過網路的力量來充分運用集體智慧,達成更好的搜索服務。此外,最重要的,這是第一次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發佈內容,包含blogs、社群、商品等等,這時候,人們在網路上搜索的,並非商業公司提供的內容,而是集體智慧(每一個網路使用者)所產生的內容,即是C2C and B2C2C。

2.0的特色在於集體智慧,大多數的內容都是網路使用者共同創作的,但同時,大部分的資料皆儲存在少數大型企業所營運的伺服器中。換句話說,網路2.0的內容更多樣化,但控制及散佈的內容比web 1.0更集中。

這些資訊相當大的比例是由科技巨頭所擁有或經手(FAANG尖牙股,Facebook、Amazon、Netflix、Google->Alphabet),而2016年劍橋分析事件,該公司在Facebook上藉由免費的心理測驗應用服務,暗中獲得了超過5000萬筆用戶資料,再進行基於商業、政治目的的數據分析,進而影想美國總統大選以及英國脫歐公投的操縱,再加上數據取得方法極度不透明,劍橋分析公司最終宣布倒閉,默許劍橋分析公司收集這些資料的Facebook也被英國監管當局處以重罰,更被迫全面清查所有第三方應用的資料取得情形。

最終,『人民應享有資料刪除、更改、轉移的權利,且企業需保護用戶個資』的GDPR成為日常,當時歐盟於 2016 年通過,並給予兩年的緩衝期,於 2018/5/25 正式上路。

後續也有許多壟斷、假新聞、言論審查的爭議找上巨頭們

2017 年Tim Berners-Lee 指出,當前網路上面臨3 大挑戰,第一,我們失去了對個人數據的控制權;第二,假新聞在網絡上傳播太容易了;第三,在線政治廣告需要透明度和理解力。

web 3.0 應該具備解決目前網路上『部分問題』的能力

  • 第一,個人隱私資訊不再被中心化的巨頭給狹持,個人應該『擁有』自己資料。
  • 第二,也是延伸第一題,當我擁有自己的資料,我可以用『同樣的資料』穿梭在不同的應用,而非到處『註冊』、留下資訊孤島。
  • 第三,怎麼樣算是『擁有』資料?這必須是不受第三方所影響的儲存方式,也就是必須去中心化,可以獨立存在於網路中,可以想像是分散式帳本的概念這樣。

引述inside 文章

Web 3.0 會依照這些概念發展:

- 可驗證(Verifiable)
- 去信任(Trustless)
- 高度自治(Self-governing)
-不用中心化許可(Permissionless)
-分散式運算(Distributed)

當然,還是會有web 3.0沒辦法解決的議題,像是假新聞,我們未來可能可以透過技術驗證哪些文章或資訊是出自新聞媒體或官方來源,不能也不會再發生像是透過photoshop製圖,假裝是政府釋出的訊息。但如果是有心媒體或人士透過灰色地帶的字詞來嘗試誤導或影響觀眾,就是科技無法解決的。

Tim Berners-Lee 在2018年發布 Solid專案,是一種資料獨立的開發概念。Solid提供三種特性,第一、讓使用者真正擁有資料(True Data Ownership),Solid應用程式設計原則便是資料與應用程式分離,因此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可以選擇資料儲存的地方,以及可以存取的對象。第二,模組化設計(Modular Design),由於資料以及應用是分開的,因此使用者能夠無縫將資料切換給其他應用程式使用,或是轉移至其他個人資料儲存伺服器,以避免被特定供應商綁住。

最後一點特性也是受惠於資料與應用分離的好處,讓資料能重複再利用(Reusing Existing Data),開發者能夠簡單的開發其他應用,或是直接改進現有的應用程式,並直接使用其他App所產生的資料。

在這邊分享一段網路上看到的有趣註腳

對於Tim Berners-Lee來說,世界上能有什麼事比發明Web 還要困難,那就是推翻它。

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只是在web 3.0裡面應用的『可能應用的技術之一』。接著,我們來看,如果未來真的是透過區塊鏈來建立個人的資料(個資、瀏覽紀錄、發表內容等)會遭遇哪些困難?

1.成本

最初區塊鏈發展時期,其主要吸引力之一是無成本交易(因為去中心化,所以只需要網路上的『共同驗證』),但事實證明區塊鏈技術的運行成本極其高昂且耗能巨大。中國曾是加密貨幣挖礦的主要中心,可能也會遭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而瑞典、冰島等許多國家則是因為能源與環境的考量而禁止。

2.效率

在去中心化網絡中,交易越來越慢,因為每筆交易或資訊更動都需要通過整個對等網絡完成驗證。這需要的很可觀的計算深度,本應近乎即時的交易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處理,或者需要非常高的『Gas』來加快交易時間。

3.使用體驗

現在的區塊鏈的使用學習門檻仍然很高,舉例來說,你的以太坊需要一個 MetaMask 錢包、你的 Solana 需要一個 Phantom 錢包。你要學一大堆瀏覽器插件,與我們現在的Web 瀏覽器相比,非常麻煩。

綜合上述,當然每一項困難都是與現在的區塊鏈市場發展息息相關,還沒有到web 3.0,光是發展加密貨幣及NFT市場就必須要推這樣的技術演化,才能讓更多人接觸到區塊鏈服務。

再從商業模式的角度往回看

在我之前討論平台的文章中,曾經談到平台的出發點為『核心互動』

  • 使用者:這個平台上有誰
  • 價值單元:每個使用者獲得的價值
  • 篩選機制:聚焦有效的價值單元、過濾雜訊、提升品質與效率

透過發展這三者的最大化效益,基於Metcalfe’s Law的網路效應,平台為使用者、經營者及參與者創造價值,平台使用人數越多,它就越有價值。

以中心化的服務來說,Facebook為使用者提供分享與儲存資訊的功能,吸引用戶瀏覽feed,連結廣告商投入經費擺放廣告。像是Medium也是提供文章的編輯與儲存,吸引使用者瀏覽,幫助文字創作者可以透過瀏覽來產生收益,也吸引讀者可以投入月費以瀏覽更多更好的文章。

https://appinventiv.com/blog/web-3-0-blockchain-impact-on-businesses/

未來的情境,紅樓觀點提供了一個方向

Web 3.0當你提供知識訊息到項目或是平台中,你不用再擔心別人會下載你的資訊然後無限分享給任何人使你沒有任何報酬,你將可以依照每次點擊獲得設定代幣數量作為回報。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你並不會受到國家政策干擾導致平台被迫關閉,最近鏈聞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大家漸漸的把自己的知識觀點文章都發表在了去中心化平台,例如mirror去中心化Web app。我相信在未來,你也可以使用Metamask錢包在Amazon上購買東西。總之,所有目前我們的行為都將可以搬到Web 3.0上繼續運行。

代表你的資料是獨立存在在網路上,而平台商只能透過你的授權來提供瀏覽,或者平台商只能提供媒介,而不能儲存及再利用內容(仰賴授權的範圍而定),按照這樣的角度,被壓榨及邊緣化的角色從使用者變成了平台商,而平台原本賺取收益的方式被受限了,而廣告商則會嘗試直接購入個人的資訊,以爭取投放廣告給消費者。

商業模式會有變化,但一樣會由平台提供服務(譬如更好的瀏覽介面、更有趣的),只是差別在平台不儲存你的個人資訊,你的資訊由你自己掌握、擁有,而廣告商會透過平台來投放廣告給你,你可以選擇付費使用平台、不出賣你的資訊,也可以觀賞廣告、免費使用服務,甚至是廣告商付費給你。

黑鏡『15 Million Merits』像是在描寫這樣的世界,我們仰賴勞動或觀看廣告來賺取『點數』,再用這樣的點數去換取想要的東西,但這是你真的想要的嗎?還是只是這個社會需要你去想要這些東西,希望你結婚,所費不貲的婚禮、生子,永遠給孩子最好的、買房子,從兩房到三房,從一間房到兩間房。你成為社會經濟重要的推手之一,在看似自由底下,被剝奪了自由。

回到主題,以現在加密貨幣或NFT相關的應用,使用者被吸引的點大多只是因為允許他們在使用網路服務時賺錢,甚至是有機會跟著加密貨幣的升值而小賺一筆,像是投資(或更像是賭博)。

而並非因為去中心化、隱私/安全第一,且追根究底,服務架構還是一樣是中心化的交易所、平台商。目前網路上的部分調查資訊顯示,大多數人不在乎大型科技公司可能會壓迫他們並使用他們的數據,因為人們樂於使用很酷的平台,讓他們可以輕鬆地與他們的朋友、家人或有趣的陌生人聯繫。

數位資產和區塊鍊為各種新的商業模式創造了新機會,然而,我們現在只是不斷地把現有的業務上鍊,並不是革命性的改變網路環境,當然,長期而言也不會帶來任何效率提升。

web 3.0 大致上先談到這邊,後續仍有很多可以關注的發展方向,包含了剛剛並未太多著墨的語意網、DID及Dweb(IPFS和去中心化域名)等技術。

語意網可以解讀為『人類格式』的資料,是對於人類與機器理解資訊都有幫助的資料呈現方式,必需加上足夠的敍述和形容,才可以令機器也可讀,所以有語意網的概念。語意網在我們的內容以上,再加上一層意義的敍述,讓機器也明白內容裏各種資料的架構和關係,從而可以處理這些資料。

語意網使用 XML、RDF、OWL 等等為架構,為資料加上機器可讀的輔助。而且這種格式,不只是限制在網頁的應用之上,機器之間也可以使用這些格式來交換和理解資訊。

『DID』是去中心化身份標識符 (decentralised identifier) 的縮寫,是一種可存儲於區塊鏈上並於 Web 3.0 的所有應用中使用的、可驗證的去中心化數字身份。DID將改變了現有的身份證明系統,將數位身份所有權、控制權以及管理權歸還給了用戶。

DID 的核心就是打造鏈上的唯一身份證明;而隨著 DeFi、NFT 乃至 DAO 等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崛起, DID 成為了構建去中心化社會的靈魂。

可以關注一下『Matters』,應用 IPFS (網路分散式儲存技術)作爲文章編輯與瀏覽,文章都會有 CID(Content IDentifier利用這組數字,就可以在任何一個 IPFS 的節點取得文章原檔。

希望這篇的web 3.0 (or web 3)的想法整理,可以對我自己以及有興趣的朋友們有更多學習機會。當然,任何的推論對於下世代的網際網路都還很早,畢竟都才剛開始,希望持續保持學習的精神跟上浪潮

這篇就到這邊,謝謝

Ref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0228

https://zh.wikipedia.org/zh-tw/Matte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