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車用電子

2018年CES有人在說,『原來是CES是車展啊,我還以為是消費電子展』

曾幾何時,我們也開始習慣了CES上面有很多汽車電子與車輛科技的展示。當然包含了幾個趨勢,電動車、聯網車輛、自動駕駛、Tesla,這些熱門的話題被譽為百年來車輛大進化的黃金時期,我們想像運輸與人的關係開始有所改變,我們不用再自己開車、甚至不用擁有車。

近年來說我最喜歡的是Honda的Safe Swarm技術,這個系統以魚群為靈感進行開發,目的是提升車輛行駛效率,並達成無碰撞的行車環境。舉例來說,車輛在高速公路行駛時,Safe Swarm將會在交流道車輛匯入主線車道前,向其它車輛分享訊息,使主線上的車輛能夠因應,避免發生碰撞的危險之餘也提升行車效率。

簡單來說,Safe Swarm運用V2X技術為基礎,以無線方式分享各項行車資訊如:位置、車速等,使得車輛就像是Amazon在倉庫裡面部署的上百隻撿貨機器人一樣,可以在沒有很寬敞的貨道之間順暢的互相禮讓或自動規劃最佳路線避開其他機器人。相關資訊可參考例如Multi-Robot System、Adaptive Planning 或 MANET Routing Protocols等技術。

回到今年的主題,其中一項重磅消息便是NVIDIA宣布與中國蔚來汽車(NIO)合作,在蔚來汽車新一代的電動汽車中,導入NVIDIA DRIVE Orin系統單晶片及搭載 DRIVE Orin晶片的超級電腦「Adam」,成為蔚來自駕車款的新動力。

目前蔚來汽車內部開發的自動駕駛演算法將運行於四個 NVIDIA Orin 處理器上,超過 1,000 TOPS 的運算能力(每個處理器每可支援254 TOPS),是汽車史上之最。NVIDIA稱Orin是全球最高效能的自駕車處理器,亦可用於入門級 ADAS/ Level 2 (10 TOPS/ 5瓦特)。

https://www.storm.mg/article/3379370

另外,關於智慧座艙(Cockpit)的科技展示,大概就像是個科幻電影,大家都可以無拘無束地發揮想像力,投射對於未來的科技憧憬。我近年最有印象的是2017年Hyundai的Mobility Vision,直接把車內座艙與家裡空間接軌,就像是你在你客廳坐上沙發,然後就會變成車子開走的感覺。

https://www.hyundai.news/eu/brand/hyundai-motor-demonstrates-mobility-vision-with-hyper-connected-car-and-smart-house/

只能給Respect了,希望我死之前可以看到這樣真實產品,做鬼也快活。

回到主題,今年依然有座艙概念的展出,譬如Cadillac的概念車型。內部也十分像是舒服的沙發區,不過一樣沒有太多新的idea。

另外則還有Mercedes-Benz MBUX Hyperscreen,其56 吋的一體化巨型液晶螢幕,導入了 AI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系統,自動依據駕駛需求在正確的時間顯示正確的資訊,像是導航指引、多媒體娛樂享受、車輛資訊等,也搭配了傳感器偵測周圍環境變化、包含使用者行為因素。

大型螢幕與更直接與互動的駕駛艙科技,已經成為未來必然的趨勢。雖然過往幾年也有車用大螢幕的概念展示,2019 發布的 Ram 1500配備12吋直立式觸控螢幕、去年 Cadillac Escalade 由三個螢幕組成共 38 吋的觸控螢幕,只是今年的 Mercedes-Benz 打破了以往的記錄。

https://www.daimler.com/innovation/digitalisation/connectivity/mbux-hyperscreen.html

LiDAR在iPhone 12推出後又引起一波熱烈討論潮,其實LiDAR自15/16年之後已經因為Mobileye等廠商與自動駕駛車的應用,成為現今與未來都將備受矚目的感測器發展。

今年的Mobileye 更是為LiDAR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原先的Mobileye已經是自駕車感測系統領域中的佼佼者,Mobileye一開始的立足點建立在純鏡頭的計算能力上,只靠鏡頭與運算系統獲得了Volkswagen、BMW、日產等多間車廠的青睞。

Intel在 2017 年時收購了自駕技術公司 Mobileye,直至今日終於向業界公開了其研究成果及策略願景。透過三位一體(technology trinity)的架構,包含了REM 映射技術(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以規則為基礎的 RSS(Responsibility-Sensitive Safety)駕駛策略、搭配雷達與LiDAR技術的兩個獨立攝影機等整合成有效解決方案。同時,LiDAR技術搭配了Intel自家的系統單 SoC晶片。

其預計於2022年左右推出整合系統,將是世界上第一款具備攝影鏡頭、雷達與光學雷達系統,成本介於 1 萬至 2 萬美元,首波主要針對自駕計程車。Mobileye 預計,自駕系統成本可在 2025 年降到 5000 美元,屆時則可以開始規模化量產消費族群車輛,並達到Level-4的自駕等級。

2020年CES美國消費性電子展上,Sony意外的展出了品牌首輛電動概念車VISION-S Concept,而今年更是展示出了更多細節。

基於 33 個感測器整合解決方案,包含了 CMOS 影像傳感器(支援 HDR 的高解析度),用於路面、物體偵測、色彩識別;固態 LiDAR,日間、夜間視覺和物體探測; ToF 感測器,用於辨別車內外人、物。

而在2021年所展出的 VISION-S ,釋出的歐洲公開路測影片,可以看到更多車輛的細節都比20年完整,在官網的資料也呈現了將33個感測器提升到了四十個,不太確定這樣數量提升了多少實質效益,但有點競爭意味,劍指蔚來 ET7。

從Sony官方釋出的內容可以看到 Vision-S 車約4.9m,重 2,350 公斤,動力部分為 AWD 全輪驅動、搭配前後各一 200kW 馬達(推測馬力達530匹以上),加速數據由 0–100 km/h 加速僅需 4.8 秒。

Sony特別強調 Vision-S 注重的是『軟體為導向的設計思維』,針對自動駕駛的體驗,包含感測器與技術的整合、人機介面優化,並導入更多圖像互動式的設計,讓車輛的使用體驗和以往傳統電動車做出差異化。換句話說,Sony是希望展示整合能力,而不是量產車輛的計畫,所以針對售價或生產相關的資訊一概不揭露。也因此媒體推斷Sony的目標是作為技術整合商,像是Bosh、Continental、Denso及Delphi等車電廠商的角色,或是作為技術原廠、像是Andorid這樣提供軟硬整合的技術給硬體生產商。

四、智慧家電與機器人

2019~2020年的CES最精彩的部分我認為是Amazon與Google,作為搶進智慧家庭中樞兩大龍頭,結合的生態系產品超過數千樣,並且以整合平台推動者的樣貌,大量的推進了各式各樣的智慧家庭連結,從鐵捲門、空氣清淨機、烤箱甚至到蓮蓬頭,都可以完美的整合智慧家庭。

請參考2020年的CES智慧家庭系列報導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Google及Amazon皆沒有在CES上展示新品。這也為CES的精彩度銳減不少,但是取而代之的韓系廠商,包含Samsung與LG,成為了這一屆CES智慧家庭領域的重要玩家。

上面這則Samsung完整的產品發佈會影片,其中從3:30開始便介紹了Bespoke fridges透過可客製化的四門冰箱,整合了飲水機功能、加入紫外線消毒、可恆溫控制設計。在製冰功能部分,Bespoke系列冰箱也可多種冰塊尺寸提供選擇,甚至方便喜愛咀嚼冰塊的人食用。

而從10:27開始則是AI產品介紹,其中包含了一款 JetBot 90 AI+ 掃地機器人,內建物件識別技術能辨識並分類物件,以決定最佳清掃路徑。吸塵器具內置一個LiDAR傳感器,使用者還可以遠端連線攝影機,作為寵物監控器、或家用監控的功能。

另外有趣的Samsung也公佈了另外兩款『更像是機器人』的Bot Care 及 Bot Handy(其中Bot Handy去年已經參加過CES,今年是更新細節)。Bot Care的角色是個人化數位助理,像是站在你旁邊隨時待命的第二個螢幕,譬如休息提醒、視訊會議通知等等。

https://www.pcmarket.com.hk/20210112-ces-2021-samsung-bot-care-handy/

服務機器人這個課題,我在先前的工作經歷中也花了一些時間在發展機器人相關的業務及研究,但當時(2015~2016)大多數能進入家庭的服務機器人,主要還是以掃地機器人為主,真正用作護理、陪伴的機器人數量較少。放眼今日,我想這件事情依然沒有改變,以實體的機器人分類而言,確實很難突破,不過有一個突破口是虛擬型的機器人,也就是智慧音箱以及手機上的AI助理(Amazon Alexa, Google Assistant, Apple Siri, Samsung Bixby等),幫助虛擬機器人服務大幅提升滲透率。

實體機器人分類參考, 太平洋研究院

以Bot Care這類的助理型機器人,讓我想到先前以色列公司的temi機器人,透過機身約60個感應器,temi主打能自主規劃移動路線,不需和家具等物品發生碰撞後,才能確認移動路徑。

temi具備接受語音指令及面部識別功能,這些指令則包含了家電的控制及視訊會議等,也可以在處理任務時自動識別使用者,並隨著使用者蹲下或起身來調整屏幕上下傾斜的角度,跟隨使用者走動、轉彎。

目前在中國大陸及台灣皆有合作廠商推出temi服務,只是要價也不便宜,基本款也都要十六萬台幣以上。以目前所了解的案例,大多都是展示性質,為了凸顯活動或接待大廳的智慧化所設置機器人,對於被接待的來賓而言,多半都是觀賞科技產品的心態,利用率有待改善。

回到Samsung機器人介紹,另外一款Bot Handy,硬體架構上主要功能有一隻手臂,肩膀、手肘跟手腕是三個可動關節,手掌部分則是一個簡單的夾子構造。透過攝影機結合 AI 來識別不同尺寸、形狀及重量的物件,而且能區分不同物件的材質組成。

困難的部分在於分辨目標物體的材質,然後以適當的力量去夾住它,並且用正確的角度和高度,在適當的時間點放開。運用的情境包含整理雜亂的衣服,或在餐後搞定碗盤,它甚至還會插花、倒酒,將餐桌佈置妥當。但回到現實面,如果這些動作都必須要人給予指令,可能反而導致使用的難處,譬如說杯子裡面還有水、或是沒洗乾淨就被放進去洗碗槽之類的。

https://www.pcmarket.com.hk/20210112-ces-2021-samsung-bot-care-handy/

LG的部分推出了CLOi 系列中的第一款自主型殺菌機器人。LG CLOi 系列數年來已展示了多款機器人,從居家到商務應用樣樣都有,包含智慧家電控制、除草、搬運、打掃、購物、導覽等等。

而今年這款殺菌機器人就是針對疫情應用推出的。

https://www.lg.com/global/exhibition/index.html#section=c

該款機器人能輕鬆繞著桌椅及其他家具移動,整個房間能在 15 到 30 分鐘照射消毒完畢,每次充飽電池能消毒多個區域。在消毒過程中,一旦有人進入紫外線照射區域裡,人類動作偵測感測器會自動偵測並鎖上安全鎖,此外,使用者也可透過緊急停止鈕或行動 APP 來關閉照射動作。

從近年流行的掃地機器人、到LG及Samsung所推出的這幾台家用機器人,有個有趣的趨勢可以觀察,當機器人開始不再像人,就代表我們又離真正的機器人時代更近一點了

當機器人在討論概念時、展示技術時,都會比較像人形,但是在機器準備進入真實的應用環境時,有部分也是因為成本考量,再加上使用體驗的考量(考慮恐怖谷理論),故最後會以一個新的機器人角色出現(不能太像人、也不能太冷冰)。

這一篇是national geographic 在去年的一篇報導,記錄了各式各樣的機器人已出現在真實的世界內,譬如大型的地底挖掘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在倉庫裡面跑來跑去的理貨機器人、可以幫助你指行指令或查詢資訊的智慧音箱…等等。

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們到底需要機器人做什麼?智慧音箱算是機器人?虛擬的聊天機器人算機器人?而以廣義來說,上述這些描述,都符合『運用機器(包含實體與虛擬),來輔助人類完成特定工作』。

今年也出現了情感型的機器人,叫做Moflin。我第一個念頭就是,一定是日本公司。果然沒錯,創立於東京的日本團隊,希望人們能透過這類毛茸茸的機器,隨時隨地獲得療癒陪伴,能幫助到家裡不能養寵物的消費者。

Moflin能持續透過在互動中所搜集的資訊來進行情感分析,運用語音及對週遭的評估產生自我學習,再從無數的行動與聲音模式組合中進行感情上的回應與表達。

但就像是影視娛樂、動漫、網路、遊戲所帶來的商機,刺激了許多經濟發展、也充實人們的生活。但是對於人類情感上發展的影響,很難評估,當這類的科技持續發展,也會有同樣的問題產生。

那這篇就到這邊囉

ㄅㄅ

Reference

--

--